返回

第33章 科学边界的开始——维也纳学圈 (1/2)

“科学边界期望借助科技力量拯救腐朽的人类社会为最高总则。”

“科学边界历史上多次破灭重组,经历过数次成员背叛,以及三体组织的剿杀。”

“无论是权力、财富、能力,科技,甚至是组织严密度皆被三体组织全方位压制,可谓是完败!”

“科学边界从1948年建立至今,从未对三体组织造成过动摇根基式的威胁,更枉然其背后隐藏的外星势力了。”

“时至今日,你们是第三次重组的科学边界,实力比之前两代低了太多太多,几乎完全就是一群爱好者组成。”

“这样的实力,竟然在去年潜入米国的洛克菲勒家族的研究所,妄图盗取科研资料。”

“小婷就是死在那次行动之中吧?”

方垣的话并没有说完,他只是说了老头知道的事。

事实上,这一代的科学边界,已经开始变质了。

第一代“科学边界”的组织成员,的确为人类的科技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的“科学边界”,集合了人类世界里最聪明的脑袋。

他们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寻找人类对科学的局限性。

并且深入到了极致。

事实上,第一代“科学边界”并非叫“科学边界。”

它一开始的名字是“维也纳学圈”。

成员有爱因斯坦、伯特兰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马赫,还有数学家卡尔门格尔,逻辑学家库尔特哥德尔等人。

这群人类最顶尖的科学家们聚在一起。

他们都渴望革除人类的陈腐,以踏实、务实的新风气取而代之。

他们都不敬畏传统,但崇尚科学,拥抱进步。

并且,这群人还想推动人类的大一统。

一切旧时代的等级制度都要通通消灭。

第一代科学边界的成员们探索了很多问题。

物理、数学和社会学心理学这两种社科,是不是建立在“相通”的基础上?

这个“基础”又有多牢靠?

这些科学家们汇聚一堂,企图在各种讨论中划出了一条界限。

即:区分什么是“科学”和“非科学”。

为了划出这条界限,他们需要一个“定量”。

这个“定量”就是大一统的世界。

于是,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二战的时候,欧洲实际上差点被统一。

当然,后来这个定量失败了。

于是他们只能寻找另外的路。

但毫无疑问,这个世界被他们搅得天翻地覆。

人类的呼、吸、言、行、思、考。

吃穿用度,衣食住行等等。

都离不开他们的影响。

但这一代的“科学边界”,被智子锁死了科技,无法再前进一步,这样的情形下,组织里的成员思想就会出现问题。

思想出现问题,就会被人趁虚而入。

方垣猜测,科学边界内部肯定有三体组织安插的奸细。

这个奸细,在未来会逐渐把科学边界变成一个反人类组织。

这是方垣必须要阻止的。

老头捂着脸坐在沙发上,掩盖自己已经发红的眼眶。

那次愚蠢的行动,乃是孤注一掷。

几乎折损了他们一半的人手,剩下的人有的隐藏起来,有的已经暴露身为科学边界的身份,正逃散四方。

老汪就是逃散的人之一。

他是华人,而华国又刚好是三体组织影响最薄弱的国家之一,于是他躲在了京海,成为一名糟老头子。

他不敢工作,也不敢暴露姓名。

他只敢躲在京海的夜宵街,与一帮地痞流氓厮混,连蒙带唬,骗了不少生活费,就这么隐姓埋名地藏着!

“天哪!还有这种事?等等,你们说的外星人是认真的吗?还是在跟我开玩笑?”高启盛在一旁都听傻了。

什么鬼?

外星人就在月球上?

还扶植了一伙儿人奸?

方垣认真道:

“我没有开玩笑,三体组织掌握着强大的科技实力,地球上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之抗衡,即便是米国都不行。”

“他们每过几年都会向外星文明贩卖人类,以换取部分科学技术。”

“什么?贩卖人类?外星人要人类做什么?”高启强惊道。

老汪红着眼,冷笑道:

“还能做什么?当然是成为奴隶了!”

方垣听了,不置可否。

对于外星人为何需要地球人口,科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33章 科学边界的开始——维也纳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