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川没有推辞李义山的盛情,欣然收下了那份厚礼。
要知道,这位谋略天下、堪称第二的智者,其心血凝成的珍本,在读书人眼中,无异于无价之宝,万金难求。
陈天川双手捧着那本沉甸甸的珍本,仿佛捧着整个世界的智慧,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心中满是感激与敬畏。
“李伯伯,您可得好好歇息,养精蓄锐,才能继续您的宏图大业。”陈天川望着李义山微微蹙眉、轻揉太阳穴的模样,心知对方此刻心神俱疲,便识趣地提出告别,“小子我就不打扰您了,改日再来拜访。”
李义山笑着摆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小王爷若有空暇,随时欢迎来此,陪我这孤家寡人解解闷。”
陈天川颔首致意,转身离去,只留下顶楼上李义山与魏叔阳相对无言。魏叔阳如同一只失落的孤犬,蹒跚至李义山身前,沉沉叩首,沉默不语,满是自责。
“魏兄,何须如此?此事与你无关,不必自责。”李义山轻声宽慰,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惊叹,“倒是小王爷的天资,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他回想起三年前,吴素从离阳带回那个天赋异禀的婴孩,府中对于那孩子的赞誉如潮如涌,但他只是耳闻,并未亲眼所见,故而无甚感触。
然而今日一见,陈天川那超乎寻常的智慧与洞察力,让他真正领略到了何为天才。
“年仅三岁,便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更难得的是,他仅凭一双慧眼,便能洞察人之病症,此等能力,即便是二品境的魏兄也难以企及。”李义山感慨万分,“假以时日,小王爷必将名震天下,成为一代人杰。”
魏叔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李先生,要不我去请武当掌教王重楼来,看看能否根治您的身体?”
李义山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必劳烦武当掌教亲自前来,派名有道行的弟子即可。我之理想,尚未实现,能自力更生,自是最好的。”他心中暗自思量,也想借此机会,验证一下陈天川的判断究竟有多准确,对他如今的实力有个更清晰的认知。
魏叔阳领命而去,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夜奔赴数公里外的武当山。
且说陈天川回到院落,命侍女送来丰盛的美食,饱餐一顿后,又洗漱一番,只觉神清气爽。
他如今已习得《寻龙周天法》,精神饱满,几乎无需睡眠,只需打坐修行,便能恢复精力。
闲来无事,他决定继续尝试打通其他窍穴,探索自己身体的极限。于是,他重返听潮亭,点燃一盏香台,沐浴更衣,焚香静坐,意境悠然。
昏黄的烛光下,陈天川盘膝而坐,双手自然垂放,气息平稳而悠长。随着《寻龙周天法》的运转,他体内仿佛有一幅武帝盘龙图缓缓展开,灵气如蛟龙般穿梭于四肢百骸之间。
“若将灵气比作蛟龙,那体内这720处窍穴,便是龙之巢穴,吸引着灵气蛟龙栖息其中。”陈天川心中默念,武帝盘龙图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起来。他仿佛看到一条条活灵活现的神龙,缠绕在武帝的身躯之上,傲视天地,霸气侧漏。
随着他观想的深入,体内窍穴竟如闸门般豁然开启,心脏周边的一处窍穴顺利冲破,且没有丝毫痛苦。
这是《寻龙周天诀》从入门迈向小成的标志,效果截然不同。
陈天川的筋骨肉眼可见地粗壮了几分,三千青丝更加清亮柔顺,眉宇间那抹出尘的气质逐渐凝聚成一抹殷红的印记。
修仙与修武,虽路径不同,但殊途同归,皆在于追求那超凡入圣之境。
在修行的世界里,武人锤炼内力,仙人则化育灵气。
于修士的眼界中,武人体内那汹涌的内力,就如同乡间粗犷的汉子,虽有力却少了几分细腻。
武人之路,内外兼修,不仅要不断强健肉身,以承载愈发磅礴的内力,还需修炼内家功法,将浑身气血转化为内力,如此方能修为日进,突破重重瓶颈。而当修为达到一定高度,武人便需探寻更深层次的力量奥秘。
“武道一品,蕴含四重境界。”陈天川心中默念,仿佛揭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金刚、指玄、天象、陆地神仙,每一境皆是天地至理,非深悟不可得。金刚乃佛门金刚不坏之身,指玄则是道门通玄之妙,天象则是儒家浩然正气,可撼动天地。若无对这四境的深刻领悟,二品便是武者难以逾越的天堑。”
他修行渐入佳境,口中吐出字字珠玑,心中却不禁浮现出养父徐晓的身影。徐晓,那是一位从江东杀出,以铁血铸就二品宗师之名的武人典范。然而,他终究未能踏足一品之境,便是因为缺少对一品四境的深刻感悟。
相比之下,陈天川此刻打通窍穴、提升实力,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轻松。
只要体内灵气充沛,他便能如破竹之势,冲破一个个窍穴。
更妙的是,他能在脑海中观想武帝盘龙图,那图腾仿佛赋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