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腊八 (1/2)

日子就像流水,檐角冰棱瘦成银针时,熏腊肉的松香正染透第三串铜钱。齐柚把这一堆铜钱在掌心数时,幼弟跑过来趴在桌面道“阿姊数钱数得冰棱都化完了!“又趴去窗沿哈气,指尖戳着檐下将坠未坠的冰锥,“整整十四贯又三百二十文呢!“

齐柚咬断最后一截棉线,算筹在暮色里投出细长影:“你这小鬼头,瞧的仔细。明日正好腊八,上街给你们置新衣,阿爷三件裌衣要六层棉絮,光沂州麻布就得...“她忽地掐住幼弟偷拿铜钱的手,“这枚要留着买毛毡边角料!“

第二日的齐柚早早来到街上,想着阿娘的芦花夹袄絮得蓬松,在大相国寺旧衣摊前挑了半日,终是寻得件褪色水绿绸裙。摊主见齐柚指尖沾着茶渍,从箱底翻出半匹素绸:“浆洗过三水的,裁去污渍处还能改条襦裙。“

齐柚盘算着这样省下的铜钱还能换了包陈茶末,留着待客时充门面。到时候父亲兄长购未染色粗布自缝,还可以省三四百文。两个稚童最是省事。到时候两个兄弟两件磨破袖口的裌衣,拆了填进新棉,改作掐牙短袄。趸来的边角毛毡裹着麻布鞋底,自纳鞋底也可省些,针脚虽粗,胜在能踩化残雪冰碴。

齐柚踩着薄雪拐进巷口时,正撞见一摊碧玺耳珰铺位浸在夕照里。玛瑙戒面折射出灯笼暖光,映得冻红指尖更像浸了凤仙花汁。她不觉伸手虚抚青玉步摇的流苏。

“齐娘子好兴致。“竹骨伞沿忽地扫落几粒雪珠,黛蓝袍摆金线绣的狻猊踏着暗云纹压过来。赵广哲收伞时,伞尖积雪正落在她捧着的粗布包袱上,洇出几点深痕。

齐柚急退半步,冬青枝编的货架被她撞得簌簌落灰:“大人怎在此...“

“岁末述职,顺道看几处漕运账房。“他拨弄着摊上缠丝玛瑙佩,银戒与玉石相击叮然,“倒是齐娘子这包袱——“忽然拎起半截露出的芦花絮,“东郊野鸭绒?给令尊缝护膝倒是合用。“

“大人说笑,寻常鹅绒罢了。“她攥紧包袱系带,粗麻料磨得掌心发烫,“正要往南薰门布市...“

“正巧。“赵广哲抖开伞面,狻猊纹在雪光里泛着冷金,“妙记新进了批西夏驼绒料。“伞柄忽地倾向她头顶,“劳烦齐娘子掌掌眼——毕竟茶马司的蛀虫,总得蛀些经穿的料子。“

“大人,你莫要开玩笑了。”齐柚一下红了耳朵尖尖,没想到人称邢台蟒的大人还记着前些日开的玩笑话。

步行数十步,就来到一家很低调的小店,只有一块黑褐色的沉木匾额,笔力遒劲的刻着妙记二字。青布帘掀开时,驼绒料的沉香味扑面而来。赵广哲指尖划过紫檀衣架上的月白襦裙,忽地停在一件松霜色暗纹短袄前:“这件掐牙滚边的袄子颜色倒是配你那支茶木簪子。“

齐柚正欲开口,掌柜已捧来描金漆盘:“赵大人月前订的齐腰破裙。“灰绿色的打底半臂,绣着低调的金丝暗纹,领边沿着一圈灰兔毛;配着一套柿红色的垂领衫和破裙。

“大人这是何意..”齐柚推拒道。

赵广哲屈指叩了叩檀木柜台,烛火将他眉峰映得似淬了寒刃:“包起来。“见掌柜捧着叠齐整的柿红衫子,忽又伸手捋半臂领处一缕兔毛,金丝袖缘在灯下荡开涟漪:“这是年礼——“他转身时蟒纹补子扫过齐柚冻红的指尖,将包袱塞进她僵硬的臂弯,眼角那抹温柔像檐角将化未化的冰棱,“冻死在查案路上...本官去哪里再找?“

“民女受不起官家赏赐。“她退后几步发间木簪有些松散,青丝簌簌散落几缕。

赵广哲唇角噙着三分春雪初融的笑意,拇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小算盘。冬阳从青布帘缝隙漏进来,将他琥珀色的瞳孔映得似淬了炭火的碎金:“朋友间岁寒相赠——“忽然俯身将松霜色短袄披在她肩头,“何来赏赐之说?“尾音在“说“字上打了个旋,恰似茶盏搁在青石案那声轻响。

齐柚触到夹层里絮的松软棉绒,忽然想起今晨小妹冻裂的手指,喃喃自语道:“这够换好多斤新棉...“

赵广哲眼尾浮起几不可见的笑纹,黛蓝袍摆的金线狻猊忽地擦过她素色裙角。俯身时腰间悬着的错金香球晃了晃,沉水香混着新雪气息漫过她发顶:“怎么——“,他衣角的狻猊爪尖的金丝正映在她颤抖的睫毛上,“还要司农寺批个斗斛之数?“说罢,让老板也将这个松霜色短袄也包起来。

齐柚睫羽忽颤如蝶栖寒枝,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包袱。仰首时,从青布帘缝隙漏进来东阳,正巧漫过她颈间淡青的血管:“大人......“忽见铜镜映出自己耳尖烧灼般的红,“我...“她突然攥紧袖口,“可没有什么好回礼。“尾音几乎融进炭盆爆开的火星里。

“那可说不准。”赵广哲拂袖立起身子,瞬间带起沉水香的风,掠过齐柚冻红的耳垂。

暮色漫过齐家新糊的纸窗时,赵广哲的黛蓝袍角正扫过门槛青苔。齐柚刚要抬手掀灶间布帘,却被蒸腾的热气扑了满袖——腌笋焖肉的浓香裹着新蒸糙米的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