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嘛!”郑主任长叹了一口气,“我话音刚落,一位五十多岁的男老师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不紧不慢地对我说:‘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文琛,是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组长。关于刚才郑主任的谈话,我想代表语文组袒露一下我们的心声。首先,我要说的是,章玉老师作为我们语文组的一员,尽管只从教三年,却是我们全组老师一致公认的教学水平最高、教学成绩最为显著的老师。这一点无需我赘言,去询问一下学生他的课堂受欢迎的程度,再查看他们班历次考试的成绩和高考成绩,大家便能一目了然。而且,他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行事光明磊落,绝无半分鬼祟苟且的行为。三年来,他始终以自己的学识和人品感染着每一个学生,给大家传递的皆是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存在半点负面影响。这是我们语文组老师的共识。其他老师倘若有不同意见,尽可当场反驳。若没有,则表明这也是一中所有老师的共识,就无需组织费心调查了,那‘负面影响’四个字,也大可删去。’
“说到这里,他特意停顿了一下。而在场的一百多位领导老师,竟无一人反驳。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再度开口:‘其次,针对上周五的那场风波,我记得郑主任您说的是‘围绕着章玉老师的各种风波就一直在不停地在发酵’。对于‘围绕’和‘发酵’这两个词,我实难认同。您将它们用在一个句子里,极易让他人误解为章玉老师是风波的挑起者和推动者。事实上,章老师既未挑起这场风波,亦未推动其发酵,反而是这场风波最大的受害者。他于这场风波之中,人格遭受了侮辱,尊严遭到了践踏,心灵经受了摧残,最终甚至丢了工作、丢了性命,我们又怎能忍心将‘始作俑者’这顶沉重的大帽子扣到他的头上呢?事实上,究竟是谁肆无忌惮地挑起这场风波,又是谁在其中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导演了一出出闹剧,直至当下仍不肯罢休,这才是组织上应当好好调查的。只不过,你们,可有调查出真相的胆魄吗?’”
“放肆!”爸爸猛地一声怒喝,紧接着“啪”的一声,传来拍桌子的声音,“这个李文琛,难道想造反不成?”
“我觉着他还真有那个意思。”没想到郑主任竟顺着这个话茬接了下去,“更可怕的是,他这番话说完后,底下竟有不少老师在暗暗点头。李文琛老师习惯性地停顿了片刻,又接着说道:‘第三,方才郑主任讲,这场风波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作为教师,我们并未觉得学校的教学秩序受到任何干扰。我们没有少上一节课,没有少批改一本作业和一张试卷,学生也没有少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学校的任何活动都在正常开展与进行,又何来‘严重干扰’一说呢?倒是今日学校突然召集大家开这个会,致使不少班级正常的课堂教学被迫中断,给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至于高一(1)班的语文课至今无法正常上课,责任不在学校,也不在高一(1)班的学生身上,更与章老师没有丝毫关系,而是在我们语文组的各位老师身上。因为我们谁都不敢接手章玉老师留下的这个班,他水平极高,讲课极其精彩,培养的学生能力也甚强,我们都唯恐自己教不好,砸了章老师的招牌,毁了学生的前途。我们语文组的老师都很钦佩章老师,也都在反思自身的不足,但这绝非对教学活动的‘干扰’,我们只是在追求更优的教育方式,为学生负责。今天,我代表语文组所有老师在此表个态,只要学校领导经过深思熟虑,不管指派哪位老师去教高一(1)班,我们都会绝对服从,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好这个班,不辜负章老师打下的良好基础,也不辜负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们的期望。’说完,他看了一眼周围语文组的老师,所有的语文老师都默默地站了起来,郑重地点了点头。说实在的,这是我头一次见到一中语文组的老师如此齐心。文人相轻,几乎每个中学的语文组都存在着不团结的问题,一中语文组的问题更是严峻。过去是组内相互明争暗斗,后来又将矛头一致对准章玉。谁能想到如今章玉一离世,他们倒是空前团结起来了。李文琛老师见大家都表了态,接着讲道:‘看来所有的语文老师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那么高一(1)班语文教学的问题就能顺利解决了,组织上也不必在‘扰乱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上费心劳神地做文章了。’”
“这个李文琛啊,真不愧是教语文的。”爸爸愤懑且无奈地说道,“经他如此一解读,你那番看似毫无破绽的话,句句都难以立足了。”
“您以为他就此打住了?不,他还继续往下‘解读’呢!”郑主任叹息着说,“‘第四点,’他又说,‘关于章老师自杀的原因,您说组织上仍在调查当中,而我却认为这根本无需调查。章老师临终前,给柳笛写了一封信。虽说那封信被他自己烧掉了大半,可还剩了一个结尾。我想组织上想必也与我们一样,知道了这个结尾的内容。显而易见,章老师是为了维护柳笛清白的名誉以及美好的前程,不让她深陷流言蜚语的泥沼而无法自拔,迫不得已选择了这条道路。这便是他自杀的根本缘由,请不要绞尽脑汁把其他原因往这上面牵扯。说到此处,就不得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