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的目光聚焦于龙椅之时。
文官之首的丞相站位前。
一道身影悄然出现。
正是如今被群臣百官私下议论为在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徐先生。
徐先生今天穿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袍角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飘动,衣袂间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他静静伫立在那里,虽不张扬,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由内而外散发的气场,让人无法忽视。
然而,此刻的他,面容尽显疲惫之色。
他的双眼微微凹陷,眼窝处有着一圈浓重的乌青。
那原本明亮有神的眼眸,此刻也布满了血丝,显得有些黯淡无光,疲惫的神情仿佛写满了昨晚的操劳。
昨夜,整座应天城都沉浸在一片静谧的夜色之中,唯有徐先生的府邸灯火通明。
几乎一整晚,他都未曾合眼,书房内的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忙碌的身影。
为了朝堂的稳定运转,他操碎了心,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明未来的走向,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紧张的官职调度之中。
朱橚身着一袭黑袍,身姿挺拔如松,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步入大殿。
或许是因为从后世而来,朱橚心中满是对繁文缛节的不屑,加之尚未正式登基,他对龙袍和太子服这类象征身份却又累赘的服饰毫无兴趣。
在他看来,那些华丽服饰不仅繁琐复杂,层层叠叠的装饰与厚重的面料,更如同枷锁一般,束缚了他的行动,让他无法自在地施展拳脚,也压抑了他与生俱来的凌厉气势。
于是,朱橚仅是随意挑选了一件玄色便衣,看似简单的着装,实则暗藏玄机。
玄色的面料泛着低调的光泽,纹理细腻而独特,在大殿内烛光的映照下,更显深邃。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大殿,那身黑袍随风轻轻飘动,与庄严肃穆的大殿融为一体,却又格外引人注目,仿若将浩瀚夜空穿在了身上,深邃神秘。
朱橚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历史的节点上,带着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
缓缓坐上龙椅,朱橚神色从容淡定,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坐下龙椅在他衬托下,更显威严庄重。
“诸位臣工,本殿下今儿个有些重要事儿要宣布。”
朱橚端坐在龙椅之上,陡然发声,声音仿若裹挟着无尽的力量,瞬间冲破大殿内原本的低声交谈,在空旷的大殿里来回激荡、回响。
这声音清晰洪亮,恰似黄钟大吕鸣响,雄浑壮阔,震得众人耳膜都微微发颤,一股无形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话落之际,他微微挺直脊梁,身姿愈发显得笔挺坚毅,那股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愈发浓烈。
他双手稳稳地扶在龙椅的扶手上,手指微微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彰显出他内心的坚定。
紧接着,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每一位臣子,仿佛要用这目光洞悉众人的心思。
稍作停顿,朱橚的目光如利刃般再次扫过众人,语气沉稳却又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高声说道:“各位无需心生疑惑,你们皆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是这万里江山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
“而今儿个未曾现身朝堂的官员,往后也不会再有机会踏入这奉天殿一步。他们既已背离了大明的期许,便不再配站于这朝堂之上。”
殿上群臣闻言,顿时心中哗然。
经历过昨日那场血腥大清洗,他们自然明白朱橚口中不会再有机会意味着什么。
只是此刻,朱橚并不在意殿下群臣百官心中所想,微微抬手,指向那些新官员的方向,“现在映入你们眼帘的这些新面孔,他们满怀着热忱与抱负,将接过前人的重担,替代那些失职之人,与诸位一同,为我大明的昌盛而奋进!”
朱橚的话语刚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朝堂上激起千层浪。
原本安静站立的官员们瞬间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似轻柔的微风拂过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细密的涟漪。
老臣们眉头紧皱,神色凝重,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思索,似乎在担忧朝堂的未来走向。
而那些新官员们则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光芒,彼此交换着激动的眼神,对即将开启的仕途充满期待。
整个奉天殿内,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橚身上,等待着他接下来的指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