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卖书的书摊。姐姐挑选了她很喜欢的几本书,而我则是看到了《我心中的风琴声》。缓缓出现在眼前的文字好像是河流一般,把我带到那个陌生的但是却温暖十足的韩国农村家庭里,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迫切地需要阅读,并且品尝到阅读和写作对我的十分重要的生命意义的时刻。
以至于,我在人生的很多阶段里,都需要写作。我需要写作帮我度过孤独和寂寞的时刻,希望写作能够帮助我反思和体察自己的当下和过去,希望写作能够作为记录我自己的人生和我身边经历的人生的一切,我希望写作能够成为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能够带着我飞翔到心之彼岸。
因为写作,认识了很多人。比如一个叫木草的小女孩,我们至今仍然有联系,仍然会时不时地关注彼此的生活。从一开始的写作和文学观念交流,到后来的人生和生活趣事的交流。我们虽然相隔万里,甚至没有见过面,但是写作的表达和倾诉,以及理解与支持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体现地淋漓尽致。
这一份陌生的珍重,是在陌生人的世界里最难得的温暖,我们好像穿梭在不同的时空里,但是又好像给无穷的远方以温暖的期盼。高中时候,因为一本杂志的封面而喜欢上它,那就是早已经不再刊登的《青春美文》。豆绿色或者是奶粉色的封面,摸起来有温软的触感,还有细腻的香气。它值得我每一周省下吃饭的钱去购买。捧着它,就像是捧着我一个月里对于陌生的一隅的深深期待之中。
城市会记得我一个人曾经到过这里吗?第一次坐出租车也是在夏天,因为不会低头进车而被车门撞了头脑,像是我曾经在无数的会议报告当中低下头被注视的样子。我不会害怕在许多人面前大声喊出我的想法和意见,也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猜测和否定,我要保持这一份独特的钝感力,持续地去做人生当做新的事情。
这新的事情包括在这个夏天里,品尝到了不一样口味的冰淇淋,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还有对于不同的人的认识与深入体会。我开始紧密地与这个世界建立起了联系。我从前喜欢用心里的眼睛旁观着这个冷峻的世界,并且以为自己是那个可以随时脱离开来现实世界链接的人的样子,可是最近越发发掘自己像是没有了魔法的小精灵,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体会着变小带来的不便了。
第一次拥有手机,我像是很多网瘾少年一样,沉溺在游戏还有视频当中,忘记了自己的时间,还有一成不变的学习能力。我在QQ的游戏里面沉溺,还有度过自己迷茫的,慌乱的,年轻的黑夜还有青春。我在恐怖的小说里面学习词汇,在涩情的动漫里面学习青春期知识,在没有一个人的小房间里面观察着自己。自己的生长仿佛是一个比年龄更加缓慢的过程。
我要更加努力地追逐着自己的年龄成长,才不至于变成了一个好像幼稚的大人。很多幼稚的大人都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幼稚,在许多人的时候扮作成熟。我也会这样,买成熟的西装,还有好看的衬衫,学习梳头发的样子,对人笑或者是对人不笑的状态。我喜欢看麦兜,喜欢那种不断问着鱼丸粗面的时候,好像不在乎的时候,那种一望无际的空空就不会侵占内心。
你说我们这粗糙的世界里,还有没有必要坚持内心的规整呢?世界是粗糙的,内心是平整的。还是说内心是粗糙的,世界是平整的。这在一个荒野里就能够很容易想明白的问题,我偏要在自己偏安一隅的时候拼命想象。现在有的时候也会天马行空地想,抬头看到星星和月亮的时候,仿佛月亮能够大到砸下来,把地上砸到一个坑出来。
小时候睡着了总是会听到天窗上有蛤蟆叫的声音,总是会有一声一声的撞击声敲击着天花板来制造噪音,惹得人不得安宁。我也梦到过有一个奇怪的人,总是站在我的床头,愣愣地看着我。有的时候想久了,便会在白天里也做这样的梦,好像四下无人的样子里倒是我安然入睡的梦境了。
现在永远不是一个值得去一再否定的时刻。我会越变越笨吗?好像是这样,因为睡眠不足,因为焦虑,因为一直写作,一直输出,而很少有输入的状态会让我持续地陷入到疲劳当中。我需要沉浸下来,沉浸在学习和工作当中,让不断地反思来重塑我自己,就像是在大学两年过程当中,对自己一次一次的否定和接受。
我想起老师哽咽着讲自己的故乡,讲到自己的小学老师时候的沙哑声音。那个早在宋金时期就有迹可查的姓氏,在百年间里辗转多地,翻来覆去,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在风雨飘摇的国家时局当中,璀璨地保持自己的身份和尊严,保持着身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和力量。阅读他们的故事,就能够感受到生命在时间长河当中奔涌不息的力量感。
这种力量感我在很多人身上都看到过。我想起带我去山里打核桃的舅母,舅母的身上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信念感。她身形瘦削,但确是精神矍铄的样子。她的衣着并不华丽,甚至是普普通通的,但是你绝对能从她身上看到一股年轻人的蓬勃朝气,这朝气像是永远不知道时间变化,不知道青春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