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章 火眼金睛的人 (1/3)

黄慕华此刻已然气急败坏,那张原本还算俊朗的面庞此刻因为愤怒而扭曲得有些狰狞,仿佛一头被彻底激怒的狂狮,随时都有可能张牙舞爪地扑上来,展现出其凶狠的一面。

马萍见状,轻轻蹙起眉头,双手自然而然地环抱在胸前,语调冷冰冰地说道:“黄少爷,何必如此大动肝火?方兄弟出此手法,想必自有其深意。”她的声音虽冷,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黄慕华闻言,那张油光满面的脸瞬间变得铁青,好似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原本明亮的双目此刻也充满了怒火,死死地瞪着我,那眼神仿佛能喷出火来,让人不寒而栗。

在通常的情形之下,佛像最为脆弱的部位往往是在颈部,这里也常常是断裂的高发区。正因为如此,不管是大家前往景区进行参观,还是在接触与佛像相关的古玩之时,很多情况下所能见到的仅仅是精美得令人赞叹不已的佛头,而佛身却常常不见其踪。这种只有佛头留存的古玩,便被人们称作佛首。

然而,在众多形形色色的佛像当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例外,那便是弥勒佛。弥勒佛体态圆润肥胖,几乎难以察觉到脖子的存在,其头部与身子仿若永远紧密无间地连接在一起。所以,对于弥勒佛而言,它最为脆弱的部位并非人们所常见的颈部,而是位于九极仰莲座与佛身相互连接的地方。

方才我用手看似在轻捏佛像,表面上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判断其质地的优劣。

实际上,我早已不动声色地巧妙运用巧劲,将佛像与九级仰莲座于暗中悄然掰断。在餐桌转盘急速旋转的过程当中,由于速度和力道皆保持得非常均匀。这情景就恰似人乘车前行,只要车辆的速度能够始终保持均匀,不管是向前高速驰骋,还是缓缓平稳停靠,乘车之人实际上既不会出现向前倾的状况,也不会发生向后仰的情形,能够一直维持在平稳的状态之中。

所以,餐桌转盘无论是在转动之际,还是在停靠之时,弥勒佛像都能够保持完好无损的模样。

只可惜,待到转盘稳稳停住之后,我有意地用中指轻轻弹了一下转盘。对于已然断裂了的弥勒佛像来说,哪怕只是这种极其轻微的震动传导过去,都会无可避免地导致佛身重重地摔落在地。

敲山震佛,表面上呈现出来的手段神奇非凡、令人深感震撼。说白了,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这么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古玩行当,在某些层面上其实与魔术师的行当存在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借用《卖油翁》里面的一句经典之言: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我不紧不慢地缓缓说道:“举头三尺有神明,手毁假佛、心敬真佛。想必二位对于我刚才的这番做法,应当是能够理解的。”点到即止,我深信他们能够领会我话语之中所蕴含的深意。

此话一出,郝蛋鸡那张犹如历经了千年风霜的枯树皮般的老脸,瞬间色彩变幻不定,先是一阵青,紧接着又是一阵红,那模样好不精彩,简直如同一个调色盘。黄慕华那原本就极为凶狠的目光,此刻更是犹如两把锋利无比的利剑,似乎想要直直地将我刺穿,然而最终他也只是满心不甘地忿忿坐了下来。

可这不知廉耻的家伙,脸皮简直比城墙还要厚,丝毫没有半分羞愧与廉耻之心,反而不以为意地晃动了两下脖子,嘴角上扬,阴阳怪气地说道:“很好!方先生果然不愧是一位火眼金睛、敢挑西天的斗战圣佛!”

马萍虽然清楚我已然成功地完成了鉴定,然而她对于古玩行当的认知也不过是略知皮毛,仅仅处于半桶水的水平,对于我刚才所施展的那招敲山镇佛究竟是如何达成的,以及我话中的深层含义,实际上并不是十分明了。

但她能够成为大姐大,自然有着其过人之处,其城府之深绝非一般人所能及,此刻她显得无比自信,开口问道:“黄少爷,不知接下来还有什么样的考题?”

黄慕华闻言,手中那把精致的折扇“啪啦”一声干脆利落地合上,神色略显慵懒,漫不经心地说道:“先吃饭吧,我这肚子着实是饿了!”

对于这家伙突然停止继续开考,反而提出要先吃饭的举动,马萍不禁微微一愣,一时间没能完全反应过来,那表情显得有些茫然与不知所措。

我同样对此感到十分费解,满心疑惑。

但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十分清楚,黄慕华的第三道考题是必然会摆出来的,只不过至于具体在什么时候摆出来,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决定。

不过这倒也无妨,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服务员继续有条不紊地上菜,一桌四人此刻却是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整个气氛显得异常诡异,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黄慕华突然毫无征兆地张口说道:“方先生既然被赞为斗战圣佛,不知您可清楚咱们当下正在享用的这一道佛跳墙,其炖菜所用的罐子,究竟是产自何处?”

佛跳墙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