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断定,第二颗“炸弹”后肯定是大子,于是调来了“炸弹”,结果只炸死了一个“排长”。
李长山见沈旭接连上当,绷紧的心顿时轻松了,将攻势转向了中路,用“司令”左冲右突,吃掉了几个“团长”“营长”“连长”,随后又调兵遣将,掩护“工兵”跟进,很快就突入了沈旭腹地。
期间,沈旭的二哥受到吸引前来观战,看了看双方的棋局,没有说话,摇了摇头,走开了。
沈旭意识到了大势已去,就应付着下完了残局。
这一盘,李长安虽然也折损不少兵力,但比沈旭的损失小了许多,很快拔得了军棋。
第二盘时,李长山仍旧重复这个套路,只是将“炸弹”放在了左边路,希望沈旭再次上当。
沈旭这次小心多了,行棋时,先走小棋,以保护大棋的安全。如果小棋被炸,就改由大棋所在中路突进,小棋未被炸,大棋就转向这一路进攻。
第二盘李长山先手,他走了右边路的“团长”,吃掉了一个“连长”。沈旭果然攻击了李长山的左边路,一个“连长”当即被炸死,随后的“排长”前仆后继,也光荣了。于是居中的主力,便没了顾虑,奋力向前冲杀,李长山凌乱的布局,很快被打得七零八落。
李长山见对方没有上当,也就不心跳了,只管用自己的大棋一路冲杀,虽然也多有斩获,却改变不了棋局,这一盘输了。
第三盘时,李长山又动了心思。仍然将两个“炸弹”布置在了左边路,只不过位置靠后了,最前边放了“师长”。
这一盘沈旭先手,依旧从李长山的左边路进军。第一步就阵亡了一个“连长”。李长山的“师长”一路向前杀去,接连杀死一个“营长”和一个“团长”后,断定后面是大子,不是“师长”就是“军长”“司令”,担心自己的棋子因此阵亡,暴露了底细,就一头扎进了“行营”。
沈旭果然上当,以为李长山在中路放了“炸弹”,便将中路强兵经由“兵站”“行营”调往左边路,结果前锋“师长”被炸翻。
上了当的沈旭马上醒过味来,不再向前,而是回军中路,向前冲杀。结果局面重演了第二盘,李长山又输了。
三盘过后,李长山并未起身,又重新摆起了棋局。沈旭巴不得多下几盘,也跟着摆棋。李长山心存侥幸,上一盘沈旭险些上当,这一盘没准儿会再次上当,这样就会打成平手。
这一盘李长山将两个“师长”分置左右边路前沿,后面各放一个“炸弹”,中路前沿放“司令”,后面跟着“排长”,“军长”放在左边路“炸弹”后面,准备通过“行营”向前进攻。“工兵”也紧靠行营布置,以便在大子掩护下,前去排雷。
这番布局,果然收到了奇效。
这一盘是李长山先手。他还从右边路进军,第一步吃掉了一个“营长”。沈旭依旧攻击另一边路,当即折损了另一个“营长”。
沈旭摸不着头脑,不知李长山在哪路放了“炸弹”,犹豫片刻,便赌定注中路前沿不是“炸弹”,于是中路“师长”果断出击,当场被“司令”吃掉。
沈旭赶紧跟进“炸弹”,李长山的“司令”赶紧躲进了“行营”。这使沈旭的“炸弹”进退两难,此时的“炸弹”已成明棋。
“炸弹”不进,就会堵住道路,妨碍进兵,后退,也迟滞了进兵,前进,容易被小棋引爆,沈旭一时陷入了被动。
沈旭琢磨了一会儿,还是将“炸弹”退入“行营”,调来后面的“司令”。
见沈旭进棋,李长山就断定这肯定是“司令”,因为李长山的“司令”被碰倒过,已成明棋,小棋是不敢前来的,沈旭是想兑棋。
李长山并不兑棋,而是将“排长”退入另一横向“行营”,沈旭再进棋,李长山又将一子退入后面的“行营”,李沈旭的“司令”一时无路可进,只好后退“杀敌”,转由边路突进,结果撞上了“炸弹”,被“斩首”了。(感谢惠顾,感恩帮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