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 中西医共克伤寒 (4/7)

衙,让他们给医馆站岗,病人不得随意走动。”

大爷又对着巴斯德问:“医馆的地方够么?”

巴斯德说:“医馆可以容纳两百人就诊,但住院只有五十张床位。”

大爷说:“那就是还有三十张床可以用。”

巴斯德说:“教堂腾出来了,那里放二十个人,只是没有那么多床。”

大爷说:“让村子里的人自己带铺盖过去。”

交代好这些事务,大爷跟着巴斯德进医馆。路过一口井时,大哥停下脚步。他朝井里看了看,说:“这井连着十里八村?”

“对。”村长上前回应。

大哥紧皱眉头问:“附近还有什么其他水源?”

巴斯德上前回答:“还有百望山山脚,东南侧,有口泉水。”

大哥思索了一阵,对着村长们和巴斯德说:“伤寒不好治,只能一个个排除。把水井封了,取山上的泉水喝。煮开了喝。”

说完这些,大哥又快步走进医馆旁的临时发热病房,看那些病人。三爷跟着,巴斯德拦住三爷说:“您就别进来了。”巴斯德抬手指着医馆门口挂着的告示:“非医患禁止入内,家属止步。”

三爷犹豫了一下,正要解释,大哥说:“对,三弟,你别进来了。外面等我。”

三爷想说不定美玉并不在发热病房,他转身到医馆去,可医馆门口也站着门外,告示上还是:“非医患禁止入内,家属止步。”他尝试和门卫解释,门卫带着面罩,根本不听他说。

大爷跟着巴斯德巡视了一圈,他们从发热病房出来,又进医馆绕了一圈,然后回到院子里,大爷摇着头说:“如果封了水井还不得用,就怕是得一场雪,把毒压下来,才能好了。那些个走不了的老病人,就照各自的方子抓药。等所有周边病人都住了进来,您这儿就先封锁吧,不得随意出入。”

巴斯德摇摇头,“那就如大爷所说吧。”巴斯德庆幸自己及时找到了三爷,没有三爷和附近村长的协助,他一个洋人,是处理不了这种事儿的。他接着对三爷说:“三爷,这还得麻烦您去和海淀官衙解释。”

“巴院长,这事儿我去办。”三爷答应着,然后转向大哥说:“大哥,我先送您回吧。”他不想自己大哥留在这里,上次的事儿,让他心有余悸,总怕大哥被卷入什么麻烦,也怕大哥发现了他正在密谋着的事儿。

“我自己走,你留下把外面衙门的事儿,村里的事儿办了吧。记住吗,不要进入那些病房。万事小心,多喝水,勤洗手,不要触摸口鼻。” 大爷嘱咐三爷道。

送走林家大爷,巴斯德对身边的伯驾说,“你看,遇到麻烦,总得找本地人。幸好有三爷,他们林家上下,都是好人。”

伯驾悻悻地笑,他承认三爷在某些时候是好人,某些时候不是。

三爷走过来,问巴斯德:“美玉好么?”

巴斯德说:“在发热病房。很辛苦。”

三爷说:“我去看看。”

伯驾拦住说:“那里是禁止入内的。”

三爷不好在巴斯德面前跟伯驾争执,沉默着不言语。

巴斯德说:“伯驾,你,算了,还是我去,我去叫她出来,你们长话短说。她真的很忙。”

三爷赶紧向院长行礼作揖。伯驾摇着头走开。

三爷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儿,巴斯德一个人从发热病人走出来,对三爷说:“美玉让我告诉您,这里太危险,请您赶紧走。她也不出来了,怕会传染。”

三爷急切地问:“她病了?”

巴斯德说:“没有,她在照顾病患。”

三爷想了想说:“多谢院长,我去把那些外场的事儿安顿一下。”

巴斯德看着三爷没落的背影,挑了挑眉毛,耸耸肩,转身进发热病房。

美玉的确在照顾一名危重病患,是位年轻少妇,她被家人送来时已经发热数日,开始说胡话,短暂性昏迷。这样的危重病人,被安排在发热病房的单间里,用帘子隔开,帘子上写着:“危重病人。”

美玉见这位姐姐美貌肤白,想必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但送她来的人,放下她就走了,倒是留下了足够的银子。这几日,只有一个老妈子带着个小少爷来看过两次,美玉怕孩子过了病,嘱咐那些门卫,不能让孩子进来。

老妈子独自到病床前看病人,美玉听到老妈子叫那病人“姨奶奶”,才知道这位姐姐是侧室,不是正妻。老妈子嘱咐了两句,就离开了。美玉见老妈子摸着泪,就追出去问:“大娘留步。”

老妈子见护士追出来,赶忙问:“大夫,您说。”

美玉说:“我不是大夫,我是护士。不过,病人已经好转了,您哭什么。”

老妈子说:“我哪儿哭了,我没哭。”

美玉看着她脸上的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九、 中西医共克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