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 入瀛台问诊救全族 (2/6)

福也是刚刚从大营回到家,听伙计报三爷来访,热情地迎了出来。嘉柔在后院也听到了那声通报,她赶忙起身整理梳妆。沈易氏惦记着儿子,也赶忙到门口迎接。

“三爷。今儿得空来了?给大营送药?”沈宗福拱手作揖。

“沈兄。”三爷也拱手作揖。

“沈兄,家里出了点事儿。”三爷声音很是低沉。“大哥,给关了。”

沈宗福甚是惊讶,他不解追问下去,三爷把前前后后说了一遍,二人边说边进了前院。沈易氏一旁跟着,她很想插嘴问孩子吗怎么样,但这天大的事儿面前,也不好插嘴。

三爷说完,沈宗福皱起眉头,“哎呦,这事儿不好办啊。”

“沈兄,没别的,就是能不能进去看看大哥。”

“哦,这倒不难。你随我走。”沈宗福说罢带上三爷往院外走。

沈易氏还是没忍住,抓着三爷的胳膊问:“他三叔,孩子们可好?”

“哦,嫂子,您放心,百望山很安生,他们也不想回来。对了嫂子,这两次来,都没顾上给三姑娘请个好。”眼前的事儿求着沈家,自然要收敛些,三爷也不是不懂人情,他知道在什么时候,要变得上赶着些。

嘉柔在后院等了许久,她站在连廊的后面,藏着半个身子。嘉柔正要失落,这句刻意讨好的话,被她当做三爷对自己的回应。她的心一下子抽紧了,脸也刷地红了,她激动地不知上前还是退后,只用手扶住胸口,安抚快要飞出去的心脏。

和美玉不同的是,嘉柔身边没有那么多男人围着。两年前,见到三爷的第一眼,嘉柔就爱上了。他是她见过的第一个好看的男子,从此,除却巫山不是云,任谁也入不了嘉柔的眼了。最初,三爷与嘉柔话尚不多。为了能吸引他的注目,那一日,嘉柔精心打扮后,来书房指点嘉略和容川功课。她特意提高了嗓门,大声地念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时,用余光使劲瞥向门口,观察三爷是否从连廊处走了过来。当三爷的身影入了眼,嘉柔便既紧张又兴奋地说出自己对《大学》的感悟。这感悟自然不是她沈嘉柔的,那是她特意去请教了教书先生得到的真传。嘉柔想着,这样的话语,势必能引来三爷对自己的欣赏和好奇。果不其然,三爷走近屋内做了下来,嘉柔窃喜不已,但也装作若无其事。就为了能给三爷更多惊喜,嘉柔日夜啃读诗书,好让下一次对话,变得更有意思。嘉柔可谓费尽苦心,却也心甘情愿,等来了一纸婚约。可婚约之后,三爷却突然冷了下来,这让嘉柔没了主意,她已经黔驴技穷,想不出什么法子,让三爷对自己重拾好奇,但也只好过一日算一日。

站在连廊上的嘉柔,把这两年来三爷对自己的好一个一个从心里过了一遍,她确认自己并非一厢情愿,三爷心里就是有她的。可怜的嘉柔,竟被这样一句刻意讨好的话,惹得掉下眼泪来。

三爷并不知道嘉柔听到了那句话,他只是为了让沈家高兴,好全力帮自己救大哥。沈易氏自然明白三爷的意思,心想其实他大可不必把女儿搬出来,就凭着两家的老交情,林家大爷的事儿,沈家也必然是要全力以赴的。

抵达大牢时,天也黑了,正好掩人耳目。沈宗福和三爷一起进去跟大爷说话。

“大哥。”三爷扶着栏杆说。

“三弟,沈兄,你们怎么来了。”大哥还是一身贵气,虽早已狼狈不堪,但眉宇间还是那么器宇轩昂。

林家大爷向他们讲述了自己在瀛台给那病人看病的事儿,那病人体无大碍,但方子是已经准备好了的方子,药不对症。他不肯签字,然后就给送到牢里了。

“大哥,怎么不是太医们给瞧病。”三爷问。

“说是太医们病的病,返乡的返乡,总之就是没人去。宫里来人让我去,我也不能不去。哎!忘了祖父的话,树大必然招风。这些年,咱们林家在京城,太高调了。”大哥唉声叹气地说到。

“沈兄,您看这可如何是好。”三爷望着沈宗福说。

牢里的看守进来赶他们走,说本来就是破例,还聊起来没完了。三爷不敢在大哥面前面露难色,低沉着声音说:“哥,我去想办法,您该吃吃该喝喝,用不了几天咱就出去。”

三爷像小时候大哥安慰自己那样,安慰大哥。三爷亲娘病故时他只有五岁,第一个晚上不敢自己睡,大哥就把他叫进过去跟他们睡一个炕。后来,大哥把三爷当儿子一样和自己的独生女一起养着。不论是读书,还是安顿差事,样样都没亏待过三爷。如今大哥的独女远嫁去了天津,能指望上的人也就是三爷了。

沈宗福拉拽着三爷出了监牢,他们走到无人处,小声交谈起来。

“兄弟,这事儿不好办。”沈宗福说。

“是,我知道。”三爷叹气。

二人沉默许久。三爷说:“那日后会怎么样?”

“不好说。看皇上了。”沈宗福压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五、 入瀛台问诊救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