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诏见朱玺,再次试探 (2/2)

望又加深了几分。

目光再次掠过朱标,朱元璋的眉头微微蹙起。

这不仅仅是对朱标个人能力的担忧,更是对大明未来传承的忧虑。

想要改变一个人的品行和性格,尤其是身为储君的朱标,绝非易事。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需奏?”

朱元璋再次开口,声音中多了几分疲惫与无奈。

只不过,他并没有对朱标的建议给予更多的关注,心浮气躁的神情,似乎想尽快结束早朝。

百官闻言,皆是心头一凛,知晓今日早朝已非寻常,除却几位确有要事者外,余者皆选择沉默,不敢轻易开口。

“要是没事,就散了吧!”

很快,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唯有朱元璋那深沉的目光,在群臣间缓缓游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未及一炷香的时间,朝议匆匆落幕,朱元璋在群臣的恭谨目送下,缓缓步出大殿,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尽头。

群臣也随即纷纷散去,他们各自心怀鬼胎,步履间透露出对今日早朝上,皇帝对朱标态度的揣测。

李善长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摇头,一旁的刘伯温也是眉头紧蹙。

没办法,朱元璋不悦,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低着头从朱标的身边经过。

朱标孤身立于奉天殿前,望着逐渐空旷的大殿,神色间满是不解。

“这……究竟是何故?”

他喃喃自语,心中翻涌着诸多疑问。

“我的建言,为何会让父皇如此不悦?”

朱标眉头紧锁,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他未曾料到,自己那满含忧国忧民之心的谏言,竟在父皇朱元璋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自那番话出口后,自己竟成了朝堂之上的透明人,直至早朝散场,也未得半句回应。

这种突如其来的冷漠,让朱标的心中充满了不解。

他自问一腔热血,皆为大明江山社稷考虑,可为何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