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罗安生入府后,足不出户,三餐均由小雅送入。
如此数日,日日皆同,未免令我生奇。
那日午后,我让小雅去请罗先生到书房一叙。
罗先生进来时,我第一眼就见他形容憔悴,便关切问道:“先生,是不是山庄睡不习惯?”
罗先生坐定后,拱手道:“有劳王爷费心,我和蓉在山庄一切安好...我最近睡眠不足,是在恶补蒙古汗国的一些书籍资料,既蒙您信赖,随您出使,我是怕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我不无关切道:“先生,学识固然要紧,但是养精蓄锐更为重要。本王现在下令,自今天起,你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睡觉的时间。”
罗先生笑盈盈应承道:“一切遵照王爷吩咐的便是。主要是前几日研读《蒙鞑备录》,费了些时间。”
我笑问:“孟珙的《蒙鞑备录》,你看完了?”
罗先生低声回道:“已通读三遍,另外还有幸拜读两本译文书籍,其中之一是威格尔的所著《蒙古的秘密》,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啊!”
我兴趣盎然道:“我读《蒙鞑备录》花了半个月时间,先生一周内研读三遍,还要兼顾其他著作,真是自叹不如...看来先生已然知彼知己了吧?”
罗先生将小雅泡的一杯浓茶端起,狠狠的咀了一口,方才露出满足的表情,悠然自得道:“王爷,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几天读的如饥似渴,才对蒙古族人有个大致了解,您下午有闲的话,我愿意分享一下心得!”
我眉开眼笑道:“如此甚好!朝廷诏令已下,丞相期待我尽快建功立业。我们不日即将启程,这个时候听听先生高见,我深感欣慰,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句话,显得很激励,罗先生情绪高涨起来,笑道:“王爷,咱们此行蒙古,其实就是去跟蒙古人打交道...那我先问问您,您心目中的蒙古人是啥个模样?”
要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罗先生开口第一句话就问倒了我。
我读《蒙鞑备录》,更多关注蒙古国情、军情,却偏偏忽略了研读蒙古人。
罗先生一语中的,我不得不沉思起来,暗自搜索一番所能获取的信息,试探性问道:“罗先生,我小时候说书人描述的、还有山庄几位曾跟蒙古人打过交道的门人食客所说的,大多认为游牧民族都比汉人要高大、威猛,长相暂且不说,但身材肯定极好,至少有八块大腹肌才对,毕竟人家每天吃牛羊肉食...”
罗先生微微一笑,语气很轻松道:“王爷,我跟您一样,也未曾亲眼见过蒙古人,但是从最近研读的几本书籍来分析,您刚才所描述的,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我听罢,哈哈大笑起来。
罗先生竟然用了毫无关系这个词,我好奇道:“罗先生,我愿闻其详!”
罗先生沉吟一会,说道:“先说长相吧,蒙人跟我宋人外貌有别,他们的头又大又圆,脸阔、颧骨高,鼻翼宽,塌鼻梁,上胡须浓密,而下胡须只有一小撮,耳朵喜欢佩戴着一只耳环,头顶上有一束头发,其余一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再看他们的身高,蒙人矮而粗壮,穿着齐小腿,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御寒,头戴着皮帽,简单的四字就是‘矮而粗壮’,和‘高大威猛’没有任何关联。这是我反复研读了威格尔的译书和《蒙鞑备录》后方才感悟出来的...所以在下斗胆说您的评价毫无关系。”
见我点头认可,罗先生继续说道:“孟珙在《蒙鞑备录》中有关于鞑鞜人真实身材的记录,鞑人身不甚长,不过五尺四五左右,亦无肥厚者(五尺四五换成现在的标准一米六不到)。这样的身高,确实和高大相距甚远,甚至可以用矮小来形容。”
我好奇问道:“他们骑马、放牧,拥有成群的牛、羊、马匹,顿顿吃肉,这样的生活还长不高,毫无道理可言啊?”
罗安生笑答:“王爷,您这样想,那您可又毫无相干了。游牧民族养牛、羊、马匹不假,但他们哪舍得吃肉,那是用来换取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牛、羊、马匹对他们来说十分的珍贵,是一个家庭最主要经济来源。生活不光是吃肉,还要生存...不敢吃、也不舍得吃。除非是重要的日子或有贵客到时才能够饱餐一顿,其他的日子每天都在喝粥...外国传教士立士顿所著的《出使蒙古记》中,说蒙古人把小米放在水里煮,早晨喝一两杯汤,白天就不再吃东西,晚上兴许还能吃上一点肉,还能喝口肉汤...”
我叹道:“蒙人也不容易,一天只能吃上一点肉、喝一口肉汤,而且一天才吃两顿,早上光喝小米粥,整个大白天肚子饿得咕咕叫...我总以为他们一日三餐都在吃肉,甚至晚上还要加餐,端上桌的是各种肉羊肉、马肉、牛肉,烧的、煮的、烤的、卤的,随便选随便吃...其实不然...你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游牧民族是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