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行星带进行了开发,并在那里打开了改变萨尤丁文明命运的潘多拉魔盒。
起初,一支由私人财团资助的采矿舰队率先涉足小行星带内侧,由于任务危险但报酬极高,采矿舰队不惜一切代价从中取得了矿物样本,并带回母星做分析测试。也是在这次任务中,萨尤丁人接触到了这种奇特且超凡的宇宙物质,一种蕴藏中子星能量的、具备神奇物理特性的蓝色矿物,他们命名其为“澜矿”。
随着科学部门对澜矿的深入研究,其中超乎想象的应用和商业价值逐渐显现出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澜矿被证实是一种能够提供恒星级能量的天然化石燃料,工质效率可达到聚变反应的数万倍以上,只需要极少质量的澜矿,就可以轻松点亮一座大型萨尤丁城市,对于一个持续发展中的星际文明来说,他们仿佛是接到了上帝掷出的祝福的石子、取得了神圣的普罗米修斯之火种。最初派出采矿舰队的私人财团在一夜间赚得盆满钵满,萨尤丁帝国金融市场瞬间濒临崩溃,极度的不平衡致使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动荡。
皇室为了控制澜矿的交易和应用,利用武力镇压了许多贸易机构,最终将澜矿交易网络重整,形成了统一的澜矿收集、开采、研究和应用链,并建立了受帝国议会监督和管辖的澜矿开发公会,这也直接导致了君主专制与商业团体的模糊与融合。自此以后,澜矿的所有开发与利用都接受皇室的直接掌控。澜矿无法通过人工技术合成,必须从小行星带中开采出来,它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皇室选择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采矿舰队的建设当中。
疯狂的开采时代开始了。成千上万形态各异的青铜色采矿船排成整齐的立方体方阵,浩浩荡荡地从撒克逊星和菲尼克斯星启程,义无反顾地冲进小行星带抢夺散落其中的澜矿,许多采矿船被陨石雨击毁而陷落,但这并没有阻止萨尤丁人开采的脚步。采矿船纷纷开启激光切割岩层,或利用热核炸弹爆破,一时间小行星带变成了一口沸腾的热锅,所有人都想要在这场“淘金热”中尝到些许甜头。带回的澜矿取代了萨尤丁帝国所有形式的旧型能源,它们被大规模用于发电、实验供能、舰船航行和战争武器,皇室在仓库中储存了大量澜矿,仿佛谁掌握着澜矿,谁就掌握了生杀大权。
澜矿为萨尤丁帝国带来了最辉煌的时代,但这种不劳而获的辉煌是并不长久的。萨尤丁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是澜矿中的某些奇特性质被意外激活,造成了额外的不可避免的灾难。他们不出意外地面临了任何能源开发时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跨越的鸿沟——人们利用水流的落差来驱动轮机和发电机等机器运行,但是当水从高处流下以后,却只能等水回到高处以后才能再次利用,而这其中需要额外做功,使水回到高处所需的能量,比水从高处流下时从中获得的能量要多,因为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能量损失。在澜矿被发现许久之前,萨尤丁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宇宙中万物的铁律,但此时他们却惊奇地意识到,澜矿能够无限提供能量!
起初人们并没有过多怀疑,以为是得到命运的赏赐,取得了超自然的珍宝,沉浸在无尽的喜悦当中。但科学家们非常清楚,宇宙中所有的能量都在慢慢耗尽,这是他们不能阻止的事实。这种向下的消耗都是不可逆的,只能借助外界更大的能量消耗,在局部范围内形成短暂的向上趋势。就这样,少数萨尤丁科学家开始在黑暗中摸索,无数个看似毫无头绪的拼图残片不经意间各归其位,各种无法解释的现象渐渐有迹可寻——真相迫近眼前。
三个世纪后,萨尤丁帝国中一些天体物理学家意外发现了他们太阳中的异常现象:恒星Wd1856内部的氦元素正以极快的速度转化为氢元素,完全不符合正常的衰变规律,于是,他们发射了上亿枚探测器穿过太阳,最终建立了这颗恒星完整精确的数学模型。巨型计算机对这个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太阳的质量正在迅速衰减,通过标记微观粒子走向发现,它们都被吸收离开太阳,飘到正在利用的澜矿附近,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不可见的能量形式。也就是说,澜矿在作用燃料被利用时,将恒星的质量转化为了能量使用,萨尤丁人正在不知不觉间消耗他们的太阳。科学家们最终得出结论,照这样的澜矿使用强度,太阳必将在四百年的时间内衰老、坍缩并熄灭。
该结论一经曝光,萨尤丁帝国再次陷入动荡,使用澜矿作为资源瞬间变成了等同于自我毁灭的行为。恒星危机使萨尤丁帝国的统治变得岌岌可危,阴谋论和各种形态的反政府行径遮天蔽日,叛军捧着等离子枪冲入撒克逊星帝国议会所在的议事厅,喷射出白色炽热的等离子体焚毁了那些高谈阔论的议员,将他们一一废黜。延续两百年的战争过后,帝国已经变得四分五裂,但仍然有不少冷静的睿智者涌现出来,他们扶植旧皇室,重组军队,平定叛乱,建立研究小组着手应对眼前的恒星危机。
当时的太阳已经黯淡了许多,大部分人口已经迁入了撒克逊星和菲尼克斯星潮湿的地底,他们不再依赖萎靡不振的太阳,地核提供的温度与能量已经取代了恒星的光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