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面湖水 (3/3)

匙,用不上这么多人,他们俩只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协助我完成师长指派的任务就可以了。最不济万一什么什么了,起码还有人知道我是谁谁谁,来自哪里、做过什么事情,好写写墓志铭。

他们俩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嘱咐我别逞强,实在太困难就回来。我点头答应。临出发余亮递给我一把匕首,说给我防身用。我心想拿着也好,万一用得上,也就拿着吧。

科考队这边大帐篷里,所有队员已聚齐。李队举着一块化石和队员们说:乌伦古国发现的贝壳、鱼骨等化石考古证据,辅以古代的文字记录,为我们还原当年的真实大湖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实物支撑。这不仅是为了了解真实的乌伦古国,更是为了与这个神秘失落的家园进行一次跨时空接触。

看到我进到大帐篷里来,李队赶紧把我介绍给他的同事们。他们科考队加上李队一起十个人。6男4女,两个男司机和两个女后勤人员之外,由李队带队,安排其余5人,加上我一共7人进入到乌伦古国里面进行科研考察。据李队介绍,这5人虽然年轻但来头不小,都是生物、化学、历史及地质界的新秀。看来是下基层锻炼来了。我打趣说,要是他们给我补课,高考非满分不可。

大家一阵哄堂大笑,李队则催促所有人领取装备各司其职准备出发。我刚想跟着过去,李队却拉住我:

“刚才介绍过的,科考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兼保卫员杨先军,他随身携带一支54式手枪,子弹几十发。如有紧急情况你可以征用武器。”

李队之所以和我这么说,应该是科考组队之初,人员调配比较急,所以临时找人来保管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据说杨先军之前参加过军事训练,但不是军人)。现在我这个职业军人过来协助,必定更合适保管武器。但碍于一些情面,李队没有直接和对方说明索要。但私下和杨先军打过了招呼。

此外一同前往的,还有副队长——地质学、生物学双料博士韩仁文;生物、化学研究员沈书怡;历史研究员黄莉莉;无线电发报员陈继财。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有着出众的表现,所以才能选拔出来参加科学考察。我一瞧沈书怡、黄莉莉这两个姑娘,就是湖边被溅水的那两个,不由得尬笑表示歉意。姑娘们倒也调皮,黄莉莉还做了一个自由落水的手势调侃我。

“来来来,大家一起合个影!”

李队招呼大家过来合影,这似乎是约定成俗的一种习惯,在南方前线的时候,也有很多随军摄影师拍摄出任务的各个连队。

合照后李队把队伍往大海子方向领,我一边走一边问李队乌伦古国入口在哪里?李队回答:大湖里。大湖怎么能有什么古国入口,难不成在湖底?李队笑我电影电视看多了。

远眺此时的古湖,一片祥和,连个涟漪都没有,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天空和沙漠彼此交融。有些当地人正跪拜在湖边,喃喃自语在祈祷着什么。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