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茶水的颜色把清茶分成绿茶和红茶两种,之前送给各位大人的是绿茶,而用茶叶嫩芽做出来的,就是这红茶。”
恰巧笼屉里的枣糕蒸好,便一边招待客人,一边继续说明。
“新摘的嫩茶叶晒干露水,在竹席上揉出多余水分,用湿布盖住放三个时辰,再用松木低温慢烘三个时辰。得到的,就是这种适合糕点的红茶。”
自顾自地将茶水和点心摆上桌,推到客人面前,再自顾自地坐回椅子上。
“三位大人,请慢用。”
房玄龄没想到这人如此我行我素,这未知新奇之物,不好让太子和亲王先动,也只能自己来试毒了。
吃一口糕点,再一口茶,不禁赞叹。
“主人好手艺。”
“多谢房大人夸赞。之前长孙大人也曾说过这话,能让贵人们心喜,荣幸之至。”
“先生曾对长孙大人说清茶还有很多妙用,难道就是这红茶吗?”
“并不是,这清茶除了赚钱之外,对于朝廷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可以安置流民。”
一听这话,李二就不困了,赶紧请教其中细节,而对方也确如之前说的那样,毫无保留。
“冒然在市场推出清茶会让种粮的田地改种茶树,以至动摇国本,但应对之法其实也简单。茶树在无法种粮的山坡上也能生长,而这些山坡现在不是荒地就是无主之地。只要先把这些地拿到手中,再种满茶树,以确保之后清茶流行时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原料,如此,便可以防范粮食减少的可能了。”
“但是即便这样种茶的利益还是会比种粮高吧,这种方法怕是不能有多大的效力。”
“所以就需要朝廷囤积足够的清茶了,而且还要独占清茶的制造方法,并且声明只会从指定的地方收购原茶。”
“朝廷官营吗?但是现在就连盐铁都开放私营了,这样做的话会有很多人不满吧。”
“那样朝廷不就正好有了制定规矩的机会了么!”
就等着他问呢。穿越者有些得意,话题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向进行,这种感觉真的很爽。
“朝廷先准备好大量的清茶,赚第一桶金,吃最肥的第一口肉。这时就会有人说什么与民争利的屁话,而朝廷正好借此还利于民。至于怎么还利于民呢,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把手里的茶树分给生活最苦的流民啦!当然,种茶还是会比种粮得利的。所以还要抽茶税,这样一来,种茶种粮得到利益就会相当。流民本就一无所有,现在白得了茶树,有了活命的生计,不会有人反对的。”
语速有些快,声音有些大。先喝一口茶,稳定一下情绪,调节一下节奏。
“种茶终究还是和种粮不同的。怎么种,怎么采,采了茶叶怎么卖,原本是流民的人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朝廷的控制之下,而就使茶税会成为一笔非常稳定的财源。”
“但是这也不能完全防住世家吧。茶叶的种植,采摘,贩卖,这本就有人在做,而且这其中很多就是世家的人。要是他们硬要与朝廷对抗,又能如何?”
李世民就对王珏玉有些成见,现在他的态度更是让自己很不高兴,不由出言反驳。
“李大人难道忘了制作清茶的方法是由朝廷独占的了吗?”
嘴角轻佻,得意的表情又令人生厌了几分。
“刚采摘下来的原茶不能直接入口,需要工匠加工,而朝廷掌握了制造清茶的技术和工匠,就代表用谁的茶叶不用谁的茶叶都是由朝廷说了算。世家想求朝廷还来不及呢,还怎么还会想着与朝廷对抗呢?”
“先生高见!妙啊!竟能让小小的茶叶成为天下大计,还能思虑得如此周全!先生大才,我等不及也!还请说得更细一点,也好让我等多长长见识。”
看出了老大动了肝火,李孝恭连忙插过话,偷偷向李二使了个眼色。
这个木匠既然做出了与本行无关的清茶,期间肯定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想必这所谓清茶的妙用之法也不是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现在不如趁着他得意忘形,多多套取他的想法为己所用。
“唉,刘将军谬赞了。不过这想法么,确实是还有一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