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清茶的功效,几人处理公务的效率提高了许多,只是每次喝起茶时,房玄龄的表情总有些苦涩。李世民看在眼里,自是介怀,眼看将近八月,诸事已经处理的差不多,心想是也该帮得力助手解除心中芥蒂了。
叫上李孝恭,和房玄龄换上常服,三个人乘上马车驾往城外。
“殿下,今天要去见的就是那个献宝的假和尚吗?”
“嗯。快两个月了,他的身世还是没能证实。但从这段时间负责监视的暗卫的报告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值得警戒的地方。”
“我的家丁也跟我说他之前又来拜访了一次,但我那时正忙,不在家里。此外他之后好像还去过魏征家,虽没见到魏征,不过好像和他家公子相谈甚欢。”
老房和太子的对话让李孝恭大感意外,没想到今天随驾出门竟是因为这么大的事。
“那个跟过建成的魏征?他真的不是前东宫的余党吗?”
“不像,起码魏征不像是和他有旧。另外那时魏征的夫人也在,也不像早就认识他。”
“那他送的清茶,还有那个什么蒸馏器,也真是他自己制作的了?”
“孤已经让暗卫潜入他家里探查过了。发现了许多形状独特的工具,不过也都能查到出处。还有一些日常的用具,基本都是他自己制造的。”
李孝恭沉思了起来。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能查到的应该差不多都已经查清,再下去就是把人抓起来严刑逼供了。但近几天听闻陛下有意退位让贤,这个节骨眼上,搞一些太大的动作容易节外生枝。殿下今天这次微服拜访,应该就是想最后试探试探那人的底细了。
“就快到了,你们准备一下。孝恭你要选一个官职不高不低的身份,最好是身在长安,且不太出名又真实存在的,到时候问他一些蜀地和江南的风土人情。”
“臣明白。”
“说话时谨记不要让他起疑。好了,走吧。”
马车已经停在了一个木屋的门前,可以看到有人从屋里迎了出来。李孝恭就没有再说话,只是向李世民点了点头。
“哎呀,房大人,欢迎欢迎。早知道今天会有贵客登门,小民就好好打扫打扫了。”
“之前让王先生苦等多日实在是抱歉,又听家里人说几日前先生登门拜访而我却恰巧不在。今日特来登门拜访,就是想表达心中的歉意的。”
“唉,大人言重了。什么先生不先生的,我就是个木匠,运气好被长孙大人和魏大人高看了而已。”
“还请不必谦虚了,先生有关茶叶的高论,确实是经世妙言。我这身居朝堂的官人,可是深受启发啊。”
“不敢当不敢当。房大人若是有兴趣的话,小民自然绝无保留。”
今天还怀有目的,客套话不好说太久。房玄龄赶紧转身指向身后跟着的太子和亲王。
“今天本官还带来了两位同僚,都是喝过你赠的清茶的交情。听过你说的话之后,就一起跟过来,想对茶叶的事参详一番。”
“本官是工部的李道裕。”
见太子报上假冒的身份,李孝恭也赶紧跟上、行礼。
“本将刘德裕,预计明年会到蜀地上任。”
“三位大人快请进屋。赶巧小民正好在制作招待客人的糕点,只需再等候片刻就好,还请大人们不要推辞。”
“主人有心了。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进了屋,里面的摆设正如暗卫报告的那样。墙角散碎地堆着一些木料,架子上的是各种生活用品,灶上的蒸笼正冒着热气,而放在房间正中央的,就是辅机曾提过的高案高凳了。
回过主人一礼,李世民坐到那凳子上,身体用力地靠向肩背上的木板,感觉确实奇妙。忽见房玄龄和李孝恭请示一般的眼神,便先开了口。
“其实今日本官前来还有事情想问。本官在工部任职,得到了长孙大人送来的原茶和制茶的新法。只是按照所说的方法来运作,却是做不出那可口的清茶。不知是否可以请研制出清茶的原主指点一下。”
李二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锦囊,打算先以这种方式开始话题。
“啊,这是用作原料的茶叶太嫩了。”
只看了锦囊里的东西一眼,穿越者便给出了答案。
“可能长孙大人是想制造出更高级的清茶,所以选用了苦涩味最小的鲜嫩叶芽。不过嫩芽本来水分就多,蒸过后再一揉搓直接就搓烂了。”
“那茶叶要长到多老可以制作清茶?新鲜叶芽就不能用了吗?”
“这个……前面的问题还是要问种茶的茶农更好吧。至于茶叶的嫩芽,其实还有另一种制茶法能做出苦涩味小的茶,只是那种茶有种酸味,我个人不是太喜欢。”
说着话,王珏玉走到米缸边,从白米下挖出一个布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