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儿子的成长 (1/2)

冬日的早晨晴空万里,初升的朝阳给心头带来一丝暖意,听着渭水两岸喧闹的人声,让杜大人有一种盛世将至的感觉。

“嗯,不错,很好。你还是挺会经营的,就是要能再识些大体就更好了。”

“劳烦大人费心,在下必会更加努力的。”

“唉,都说了,重要的是你要再变得能识大体一些。”

王珏玉说的话听起来还是不那么诚心,这个人就是不经夸,嘴上说得谦逊,脸上满是得意。杜如晦也没有再开口劝导他,心里只想如何在这刁民身上寻得能让儿子立功的机会。

“孩儿拜见父亲,学生见过王先生。”

两人刚走过便桥,便就看见杜构赶过来向长辈们行礼。经过两个月的历练,这个蔡国公家的公子也变得更加高大壮实了,经常在外奔走使得皮肤略显黝黑,脸上的笑容也表明出他在营地里过得很充实。

“此处是军镇营地,没有父子。”

“是,下官拜见兵部尚书大人。”

虽然老杜板着一张脸,但见能到儿子心里面还是高兴的。小杜改行了官礼,面对许久不见的父亲态度中却是不缺亲昵。

“好了,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啊?现在负责的都是些什么工作?”

“下官过得很好,谢大人关爱。目前下官主要的工作便是监督与水利相关的工程,除此之外,工地上的调度和营地里的纠纷仲裁也在下官的管辖范围之内。”

从之前下人传来消息来看,儿子对待营地的工作尽职尽责,但有时其处置会稍微有些跳脱,恐怕难有大功。自己虽甘于官阶低房兄半级,却并不代表愿意连儿子也落后他人,只是目前还不知道该从何处寻求突破。

“你现在在做的工作是否合心意?有没有其他想做的事情啊?”

杜构被亲爹这句话给整不会了,当初来时还曾叮嘱自己不要挑三拣四,现在说出这种话到底是几个意思?偷偷瞄了眼王先生,先生却是一脸默然的样子,有可能是他认为这是私人的事情所以才没往心里去的吧。听不出父亲的话是否有其他意思,也没有场外的助力,杜构目前也只能先说些场面话应付了。

“回大人,下官对现在的工作并无不满。”

杜如晦顿觉气氛尴尬,后悔不该一上来就摆出公职公办的态度,结果现在连说句关心自己儿子的话意思也传达不到了。但刚才已经是在外人的面前装的模作的样,也只好硬着头皮严肃到底了。

“你担任公职还没有多久,专注于眼前的工作自然是好的。不过你还年轻,志向要远大一些,要多学多思,以后才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

“下官谨记大人教诲。”

北风带着严寒吹拂在滚烫的脸上,竟没能让面颊的燥热减缓丝毫,尚书大人轻咳一声,招呼眼前自家亲生的卫所录事与王先生一起向营地里新建的官衙走去。

三人来到官府衙门时,青砖间的泥浆还没干透,门楣上还没悬挂牌匾,正堂的装饰都没摆齐,屋顶更是没有。新渭屯里的官员还都蜷缩在前院的帐篷里办公,远远看见有朝廷大员走了过来,众人急忙清理手边的物品,把最温暖的营帐让了出来。

狭小的营帐堆满了记录事务的书册,火盆的旁边刚好够三人围坐,杜如晦在正位落座,向帐外挥了挥手。

“本官今日前来并无大事,有他们二人在便足够了,你们自己去忙吧。”

外面站成排的官吏们望着帐内的书册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见王先生扭过头去也不知个是什么意思,直到看见杜公子的示意后才散去,权当得了半天休假吧。

“王先生,昨天听玄龄说房遗直回去后突然发了寒症,需要再修养一段时日,这不会耽搁营地新政的执行吧?”

“现在事态还没那么要紧,不急在这几天,还请大人放心。”

“经过我们的研讨,已经是决定要在建设下一个营地时施行《借贷记账法》和《工分制》了。虽说其过程还是要尽量保密,但只让房遗直一人承担还是太冒险了,先生有时间的话不如也教教构儿吧。”

偷偷改了话语中对儿子的称呼,试图让刚才尴尬的处境产生变化,也方便之后求先生多关照一下。老杜刚要开始布局,没想到小杜竟然开口坏事,根本不顾老爹的苦心。

“父亲,比起新法,孩儿有更想做的事。”

“胡闹!为父把你送过来是为了什么?你如今大小也是个官员了,随着品级升高,还是要学会坐堂理事才是正途,监管工程、与草莽厮混算什么出息。”

“大人之言下官不敢苟同,虽然下官整日里在基层奔波,但这段时日还是感觉收获颇丰,并未曾有虚度半分光阴。”

杜构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语气突然强硬了不少,杜如晦明显是吃了个大惊,一时间表现得呆若木鸡,而穿越者一看气氛有些不对,连忙开口抢过了话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