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天军压境 (2/2)

如松满腹疑惑道:“那又如何?至少把日军赶到朝鲜半岛的南海边了。”

沈惟敬赶紧躬身行礼,语气沉重道:“宋老爷,李将军,这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李如松追问道:“什么局面?”

沈惟敬落地有声道:“僵持不下局面!”

沈惟敬没等两位大人开口,继续补充道:“僵持局面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一旦陷入僵持不下的消耗战局,我大明定是力不从心,最突出的劣势就在于粮草补给,这也是最致命的问题,古往今来,大家都明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就无需我多强调。咱们先看看日方,他们的补给是从九洲岛运送物资,四百多条中型运输船,分分秒秒的事情,而我大明却要举全国之力,从江浙甚至更远的福建、广东去调配补充物资,这一来一往,孰优孰劣,自见分晓。”

宋应昌对沈惟敬的论断频频点头,接过话茬道:“惟敬分析的很有道理。圣上早有交代,以谈促和。惟敬继续作为使臣到朝鲜国一线主持谈判。为保万无一失,烦劳李将军率队出征、屯兵平壤,谈的好也就罢了,谈不拢,就揍他龟儿子,务必要赶他们出朝鲜半岛,绝不能出现惟敬提到的消耗战的局面。”

李将军脆声应诺:“是!”

沈惟敬躬身应道:“是!”

...

不过数日,李家军开正式拔,旌旗蔽空,马蹄得得,军容之壮,戒备之严,令人动容。

那雄俊高大的战马,威风凛凛的将军,华贵锐利的弓箭,寒光照铁衣的长矛,无不洋溢着一种誓死报效国家、不惜血洒疆场的豪放情怀。

沈惟敬是首次随队出征,和李如松将军并驾齐驱。

李如松豪言道:“沈使臣,我看咱们抵达平壤城后,都不用休整,来他个突然袭击,直接杀将过去,把小西这帮乌合之众围在黄海道,一次性结果得了。”

沈惟敬赶忙献策道:“李将军,小西他们在平壤城外五十里地休整两个多月了,咱们现在大部队一路劳顿的冲过去,人家是以逸待劳,吃亏的肯定是咱们。”

李如松听之有理,便问道:“你有何建议?”

沈惟敬显然成竹在胸,脱口而道:“依我之见,先修书一封,让小西那边安排人来平壤城拿封赏。咱们抓了他的舌头,先探清敌情,再排兵布阵不迟。”

李将军点头赞许道:“此点子甚妙,你速安排。”

沈惟敬转身叫道:“胖子。”

王胖应声前来应道:“老爷。您有何吩咐?”

沈惟敬轻声交代道:“胖子,你不用随队入城,直接去小西军营,帮我捎个口信,就说我已经领命回平壤,让他尽快安排手下来平壤城领赏。”

胖子得令,催马前行...

李将军转头对副官吩咐道:“到了平壤后,城外设防,随时注意军情变化。”

副官应道:“是,属下马上安排。”

李如松从探报那边获得了确切的信息,日方已经如约撤出平壤城,退守至黄海道,小西还真他娘的留出了五十里的缓冲区域。李国主已经带领一众流亡班底回到陪都,维系朝鲜国的日常运转,平壤城内目前一片祥和,老百姓们都口口相传说大明天朝派了一位神仙道士,只身闯敌营,不费一枪一弹、没用一兵一卒,就令倭军乖乖退兵,越传越神乎...

英气霸世的名门将才李如松,就此不由得对沈惟敬刮目相待。

只能说是时势造英雄,谁也未曾料到,一位混迹于江南烟雨中的江湖神棍,全然不顾日方前营的刀枪剑阵,甘冒掉脑袋的危险,单骑闯关,全凭自己的三寸之舌退兵,就跟玩儿似的,确实令所有亲身经历其中的君君臣臣、兵兵将将都觉得匪夷所思...

而这恰恰又是既成的事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