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领命回京 (2/2)

议和?”

诸将议论纷纷:“干脆回战书一封,约他们在大同江边决战!”

李如松摆摆手道:“诸位,沈钦差判断无误,倭贼定是已经断粮,所以我们无需应战,只需严阵以待,谨遵洪武帝遗训:深挖洞、广积粮!我李家军这次出兵,勤数道之师,和平接了平壤,又收复了开城、海州、黄海,把倭人侵占的大半江山手把手地交还给朝鲜国,现在藩邦上下对我无不是感激不尽!我们也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既然倭人肯议和,通过和谈让倭人退出朝鲜,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吗?”

诸将应声道:”是!全凭将军吩咐。”

李如松义正辞严道:”诸位将领,尽快传令所部,高度戒备,密切关住王京倭贼动向,切勿主动出击。一切需要待我和沈钦差回来后,再行定夺。“”

诸将抱拳:“是!得令!!!”

沈惟敬又生一计,再次献言道:“李将军,为显示有来有往,我建议可回书一封,就说沈钦差回京述职未归,我李如松作为主战首领,对议和之事未敢擅自主张。如日方真有心议和,容我方向朝廷请旨,待钦差返朝再议,若圣上能准尔所请,降诏赦罪,封赏诸将,我等即可退兵罢战。”

李如松微笑道:“使臣此计甚合我意。又可以借此先拖它一拖。”

当即吩咐下去按照沈惟敬的意思送回书信。

当晚,借着圣旨的东风,李如松又好酒好肉款待了诸位将军。

将领们也权当是一场践行酒,争先恐后向李如松、沈惟敬敬酒。

李如松是天生的酒量,而且喝酒也是他解决问题的助推剂;很多军营里解决不了的矛盾,基本上都是在大碗大碗喝酒中得到彻底解决的。

沈惟敬也是来者不拒。自己一个街头小术士,若不是机缘巧合,哪有机会跟那么多叱咤风云的龙虎将军们同桌共饮。所以,他把每场酒宴,看成是提升自己品位的考场,格外的认真对待。

当晚,众人皆醉,没人能独醒。

第二日,一直等到过了晌午,返京的人马才聚齐。

沈惟敬只带了王胖,随李如松的车队而行,落得轻松自在。

李如松知道此番回京,肯定会有欢迎仪式,所以精心挑选了精干武威的随从部队。

且看这李如松,春风得意马蹄疾,显然是因为朝鲜首役空前大胜,为他的戎马生涯添上了浓彩重抹的一笔。当然,他心里明白,这画龙点睛的一笔,正是身边这位算命先生所做出了贡献。

所以,这一路上,李如松与沈惟敬更是谈笑风生,话题也越聊越远,越聊越开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