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他梳头的时候,这位忠实的仆人看左右没别人,忍不住道:
“老爷,皇帝要裁撤东江,没想到老爷出言反对!”
“呵,又是哪个小太监在你面前嚼舌根子。”
“奴才耳朵比别人灵光一点。”仆人担心道,“老爷逆着皇帝的意思说话,真的没问题?”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杨嗣昌笑着说道,“宫里的情报漏得像筛子,我不这么说,那些勋贵会罢休?”
两国真正的大宗贸易商品,是蟒缎!
这,可不是平民百姓能掺和的事。
只有明朝顶级勋贵才敢干。
在京中有点地位的文官,哪个不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仆人杨显,就是杨嗣昌在京中的眼线。
“听老爷的意思,是不打算裁撤东江镇?”
“错!”杨嗣昌冷哼一声,“具体原因,老爷不能对你说,你心里有数就行。在外面,别人问起……”
“奴婢就说,老爷回来一句话都没说。他们追问,奴婢就说,按奴婢琢磨的,老爷不赞同裁撤。”
杨显乖巧的接过话茬。
杨嗣昌满意的点头。
梳好头,杨嗣昌又歇息了片刻,就见杨显引着赵光抃来了。
赵光抃小杨嗣昌七岁,一派斯文。
杨显引他来后,便乖巧的退了出去。
杨嗣昌开门见山,把皇帝任命赵光抃为御史、巡察东江等事说了一遍。
说完,他道:“我的意思,你去了之后,要百般挑剔,再利用山东和东江镇的矛盾,请求朝廷裁撤。”
“杨兄,东江归属登莱巡抚管辖,与山永八竿子打不着。”
赵光抃有些好奇地问道,“您这样积极,究竟为何?”
杨嗣昌笑道:“这你就不懂了。东江一旦裁撤,势必与山东官员起矛盾,而不容于山东。
既然山东不收,那我山永便可以勉为其难。”
“原来如此。”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