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七九章 陈奇瑜的故事——抉择 (2/2)

多人从小接受思想灌输,明明是受害者,却想当然地将其奉为金科玉律,无理由、无原则、不经思考、违反逻辑地相信,将自己牢牢束缚而不愿踏出雷池一步,甚至还愚蠢、单纯、偏执、莫名其妙地誓死维护这套理论和这种制度。

受此影响,许多人即使造反前当年做马、造反后餐餐大鱼大肉为伴,仍然会感到不适,总想找副枷锁套住自己,一直在受良心的谴责,将造反的终极目标定义为招安从良。便如马儿戴嚼子、缰绳和马鞍惯了,每次出门前不戴便难受——不是不能自由,而是不想自由。

第二,投诚是特赦良机。造反是“十恶不赦”中的首恶,本人凌迟,斩草除根,株连九族,既空前又绝后,不留一丝星火。犯了如此大错,朝廷愿意给大家从良的机会,可谓君恩浩荡,足够大家感激涕零。

第三,顽抗没有前途。民军没文化,但不傻,分得清好赖。现在朝廷牢牢掌握着大势,当民军迟早死路一条,重走正道、重归体系、重受王化符合大家利益,打不过就加入是人之常情,但凡有条活路,没人会吃饱撑了非要去造反。

第四,李自成的很多兄弟已经投诚了过来,几乎全部金银、粮草也已充了公,身体已经被掏空,很难再组织起足以和朝廷抗衡的队伍。

第五,陈奇瑜还有一个大杀器:李自成的老婆。私底下已经谈妥了,李自成很快便会送老婆前来投诚。李自成是护妻狂魔人尽皆知,情种美名誉满天下,控制了巧儿便捏住了李自成的七寸。

当然了,李自成诈降的理由也很多,其中一条便足够:朝廷一定不会放过他,一定要他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儆后人。即使现在放李自成一马,也一定会秋后算帐,让他意外死亡,绝对不会允许猛虎下山、游龙入海。

陈奇瑜认为,李自成是个聪明人,自然能想到朝廷的态度;同时也是个狠人,显然不会坐以待毙缚手就擒,无论其现在干什么,都一定是憋着坏,一定想拼死一博。

陈奇瑜前思后想,发现正反都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准确预测的难度不亚于预测微观粒子的状态。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李自成是不是诈降,农民军一定是真降,因为投降并不奇怪,不投降才奇怪,原因很简单:李自个人没有退路,民军却前途光明,有什么理由跟李自成一起赴死?凭他的王霸之气、还是三寸不烂之舌、还是颜值高、还是忠义之气兄弟之情?到时闯军人心散尽,凭几个骨干成不了气候。

某名侦探说过:“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促使陈奇瑜采取招降策略的除了朝堂的压力,还有隐约对战事的担心:地利不如人和,路是人走出来的,到二仙桥不一定要走成华大道,当年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邓艾偷度阴平直取成都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没准李自成还真能在这四十里长峡中找出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通往外界,甚至修出天梯跨越天堑也不无可能。

这些天来李自成太安静太温顺了,不像热锅上的蚂蚁,更像是无所事事的退休老干部、像个静待出嫁的大闺女,甚至朝廷伸出的橄榄枝他都不正眼瞧。事出反常必有妖,李自成肯定是在憋什么大招。

退一万步讲,李自成实在没辙了,完全可以四万人分兵四万路,化整为零突围,到时官兵还能分兵四万路、漫山遍野去抓人?

夜长梦多,见好就收方是正理。

陈奇瑜必须承认,他这个选择有赌的成分在里头。事实上他不喜欢赌,但他必须赌一把大的;也不相信李自成的人品,但相信自己的判断,且相信自己能赌赢。

同样,李自成也不喜欢赌,但也不怕赌,赌输了烂命一条,赌赢了前途万丈,并且他也相信自己能赢。

跟所有的赌徒一样,双方都觉得自己有把握赢。

陈李二人都讨厌赌,但都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且富贵险中求,想吃肉就得做好挨打的准备,没道理你全占了,正如考研二人组所说:“没有胆量哪来的产量”。

赌博犯法往往是因为赌局太小,当赌注是国运和百万生民时,没人有资格评判对错,只会关注成败。

这不是赌书、赌洒、赌马、赌钱,不是赌红罗被子,而是赌命。

一掷千金浑身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谁劝君王回马首,真诚一掷赌乾坤。

玩就玩把大的,是男人就别扭捏,买定离手,愿赌服输,死活就这一泡子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一七九章 陈奇瑜的故事——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