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七九章 陈奇瑜的故事——抉择 (1/2)

第一七九章陈奇瑜的故事——抉择

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大都奉行“差不多”主义,上班不是为了做大事、挣大钱,仅是为了满足平凡、简单的生活,差不多就行了,小富即安,按时下班,宁可少挣点也不愿多干点。

这类人最害怕的领导有三种:年轻男领导——思路新奇,激情燃烧,事业心爆蓬;中年女领导——情绪多变,责备求全,说风便是雨;顽固老领导——墨守陈规,沟通困难,总拿过时的理论说教。

其中最可怕的是年轻男领导,他们宛如永动机,白天工作晚上开会,节假日头脑风暴,“加班让我快乐”“不让我加班还不如让我去死!”,不但自己要做出一番事业,还要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团队,恬着个脸带着大家一起飞。大家不是不能起飞,只是不想起飞,太累!

陈奇瑜一直讨厌这种领导,他奉行中庸之道,追求品质生活,不想当工作机器。虽然也想升官发财,但不想被人拖着推着鞭子抽着,只想自己掌握轻重缓急,想干时冲冲,干累了歇歇,半卷半躺实现人生小目标。

但在正视自己后,陈奇瑜忽然发现,他已经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不但自己心甘情愿当牛马,还要求大家拥抱996,这是人干的事吗?

想到这里,陈奇瑜又追问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自己会发扬风格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吗?

不需思考,答案呼之欲出:当然不会!凭什么,除了为儿子,为谁也不行!实现人生目标时可以顺便为国为民,为国为民而委屈自己不划算。实在不行了牺牲自己可以,但绝对不能成全别人!特别是自己的牺牲换来了领导升官和同事发财,这更让人难受,既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换位思考后,陈奇瑜忽然发现自己实在没有什么资格站在道德至高点,无非是屁股决定脑袋、站位决定思维,无非是他现在的个人利益恰好与朝廷利益一致,这才给了他显摆风格的机会,下级来了这个位置也会高尚,他去当下属了一样猥琐,殊途同归,一个德性。

脱离了负面情绪,陈奇瑜惊醒了,他用道德情操忽悠蠢人和打击对手20年,如今竟然自我洗脑,自己把自己忽悠和感动了。

想到自己也不是好东西,陈奇瑜又莫名其妙有些窃喜,自己不是受了委屈,而是占了大便宜。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心境变了,外物自然也变了。走出了自己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陈奇瑜的三观再次升级更新,对世界和人性看得更真切,对上级和下属也增加了更多的理解和善意,众生皆苦,人艰不拆,何必互相为难。

回过头来看下属,不仅不再觉得可恶,反而觉得可爱,甚至有些可怜,都不容易呀。换他当下属,碰上这种自私自利还想PUA大家的领导,估计早就炸毛和翻脸了。现在大家竟然懂分寸知进退——或许是惧于他的淫威,被逼到绝路上了仍然没有完全把脸撕破、话说死、事做绝,找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这不是推诿扯皮,而是给他留了面子。

认清了现实,自然也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摊子就这么个烂摊子,人就这么些烂人,实事求是是唯一出路,如果不想孤家寡人单干、如果不想和屈原一样孤独地自绝于世,那就必须做出改变,化解矛盾,弥合裂缝,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和大家共舟共济。

陈奇瑜终于开始考虑他早已PASS掉、但大家都在极力推荐的下策——招降。

招降的风险在于李自成是否诈降,而接受四万人的诈降无异于把孙猴子囫囵吞进肚里,到时消化不了会闹肚子的。

对李自成装可怜的那点小把戏,陈奇瑜早就看透了,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跟谁玩聊斋。至于李自成投降书中的肺腑之言,陈奇瑜连标点符号都不相信。李自成重100斤,其反骨便占了98斤,相信这种老贼的诚意还不如相信猪会上树,为了跳出包围圈,李自成别说演苦情戏装孙子,便是光着屁股跳芭蕾也乐意,只有你不嫌辣眼睛,他现在便愿意跳给你看。

许多下属早已多次汇报、甚至有意无意强调:李自成部队已经被打的没有精气神,摆烂认怂,服软招怕,肯定是真降。

陈奇瑜对此嗤之以鼻:“我信你的鬼”,一度怀疑这家伙非蠢即坏,如果不是智商不足打眼了,那一定是收了李自成的好处、帮李自成来忽悠他。

大主意还得自己拿,若因决策失误而错过了消灭闯军千载不遇的良机,只怕帝国的命运会因此扭转,陈奇瑜会在半夜里哭醒的。

责任太重,压力太大,陈奇瑜闭门谢客,独坐府中,拒绝一切打扰,思想高度紧张,大脑快速运转,综合各种因素努力分析李自成是真降还是诈降。

陈奇瑜有足够的理由认为闯军真降。

第一,造反是道德缺陷。千年来,朝廷在锲而不舍打造顺民文化,量身定制了便于统治的是非观,将“起义”定性为“叛乱”,为顺民打下了“造反=不要脸”的思想钢印。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一七九章 陈奇瑜的故事——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