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阮胡子的故事——牵线 (1/3)

再回主线。前文说到阮胡子挨了复社的打,却仍不计前嫌想与复社重修旧好,无奈复社众人又臭又硬不通情理,阮胡子这里枉自温和柔顺,浪费了感情徒劳无功,只能从长计议再等时机。没想到就在其失望无助时忽然峰回路转,复社骨干冒辟疆方以智派人来借剧本。

在借剧本的信函上,三位分社主席对上次复社打人事件发表道歉声明:复社是文明人文化人组织,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为基本宗旨,关注民生疾苦,支持文化复兴,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肯定。复社始终包括以后绝不会容忍任何影响复社形象的事件发生。上次打人事件后,复社领导层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复数成员爱国情绪爆棚,社会责任感极强,但有个别人做事简单,不讲究方式方法,内部已对其进行了批评。至于下黑手、板砖拍、揪胡子的都不是复社成员,而是些赞礼、坛户之类的临时工,目前都已畏罪潜逃。感谢社会各界多年来对复社的大力支持,也欢迎社会各界对复社进行监督。

来函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诚意,没有一个字、哪怕是个标点符号表达出任何一点歉意,没有任何对前辈长者文人的尊重,反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打了人将责任一推六二五也罢,还借机标榜自卖自夸。这虽然有点气人,但无可指摘,几乎所有的道歉信都是这个套路。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更过分的是现在还好意思腆着脸来借戏。打人时不手软,求人时不要脸,并且还没有个求人的态度,显然还是在欺负人。

前段时间刚被打了一顿,现在又被恶心了一回,一般人还真忍不了,早就口吐芬芬当祖安人了,别说借剧本,狗屎都不借给你,闻一下都不行,给老子死的远远的。

但阮胡子不这么想,他认为复诚的道歉是不是真诚无所谓,只要是道歉就行——甚至不道歉也无所谓,只要复社愿意和他来往便是给他脸,说明复社对他的痛恨不至于不共戴天,只要他忍气吞声不计前嫌宽以待人以德报怨,与复社重修旧好破镜再圆还是有可能的。

挨了打还给施暴者赔笑脸,这是在犯贱,一般人真不会这么做。但阮胡子会,而且做的心安理得行云流水,心里没有任何不适感——这也是他克敌致胜走向成功的法宝。人至贱则无敌,贱人做事无底线、不要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此贱人非常可怕。当一个人在你跟前发贱让你有高高在上成就感时,你千万别鄙视或同情他,因为他哪天会王八翻身咬死你。

除了心甘情愿犯贱,阮胡子还有一件优秀品质: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的人很可怕,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图谋一件事,一直在投入,在下注,十年磨一剑,五年磨半剑,把有限的精力用在了希望渺茫的事情之上,从痛苦中找到乐子。这些能把普通的事情做极端的都是些狠人,为达目的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付出人所不能付出,自然能取得正常人无法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般来讲,拥有犯贱和坚持其中的一项品质均可成功。而阮胡子则完美地拥有了两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犯贱,不惧冷眼,不畏嘲讽,不达目的不罢休。再加上阮胡子没原则、没底线、没道德、有智商、有心计、有度量,想不成功都难。

正因为有这些要素,阮胡子才能在复社来借《燕子笺》时没有将剧本糊在来者的脸上,而是将此作为双方修好的契机,非常豪爽地答应借走了剧本。

为了表达诚意,阮胡子还借一送一,挑了上好的演员、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一同前往,务必保证演出质量,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同时还派家人拿上意见本,去现场倾听复社诸生的反馈意见,务必做好笔记并及时反馈。

阮胡子愿意出借《燕子笺》还有一个原因:他对《燕子笺》十分自信,想凭借此剧展示才艺,让众人点赞夸棒送小红花,得到文化认可。共同的文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自然是同道中人,同志同趣,进而以文论道,生出同道中人惺惺相惜的感觉。心灵上亲近,情感上接受,借此实现命运转机,重回复社怀抱,万里蓬程从兹始。

说到《燕子笺》,顺便提一下古代戏曲。古代戏曲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语言优美,二是情节离奇。

先说语言。中国古人对语言运用的要求到了变态程度,比喻排比拟人是幼儿园级别的技巧,在古朴拙陋的《诗经》时期便将赋比兴等技巧熟练运用。至于莎士比亚、莫里哀那点文采,在中国完全属于身与名俱灭的类型。

随着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积累,国人在文字方面玩的越来越花,对偶、平仄、韵律等规则繁杂,足够出一本书。发展到戏曲时对语言的运用更是达到了人类的顶点,登峰造极,永远被模仿无法被超越,虐杀全世界任何剧本。其中最让后人无法企及的是对典故的应用,将典故与剧本无缝对接,一言不合就用典,让后人看的不明所以。诗词之美在于让人一头雾水,典故的熟练应用使戏曲之美达到了极致,也使其它文学形式只能望其项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