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一旁的文学院院士也跟着附和:
“陛下,臣等也深感文字的普及刻不容缓,只是这书写耗时耗力,推广起来实属不易啊!”
薛承乾眉头紧锁,他当然知道文字的书写并非易事,尤其是这个时代。
笔墨纸砚都价格不菲,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
他来回踱步,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
那图纸中似乎记载了一种名为“印刷术”的技术……
“印刷术!”
薛承乾猛地停下脚步,眼中精光闪烁,
“朕想起那图纸中似乎记载了一种可以快速复制文字的技术,名为印刷术!”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工部尚书和文学院院士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们苦于文字推广的难题已久。
如今有了印刷术,岂不是如虎添翼!
“陛下圣明!”
众人齐声高呼。
薛承乾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文字乃国家开慧之根本,此事关乎明国的未来!朕命工部和文学院全力配合,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印刷术研制出来,并刊印书籍,哪怕亏钱也要让知识流传下去!”
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工部和文学院的官员们干劲十足。
他们日夜钻研图纸,很快就成功研制出了最初的印刷模版。
虽然这模版还比较简陋,印刷出来的字迹也略显粗糙。
但比起人工书写,效率已经提升了百倍不止。
第一批印刷出来的书籍,是薛承乾亲自挑选的,其中包括一些基础的识字课本。
以及一些农业、医学方面的实用书籍。
这些书籍被免费发放给百姓,一时间,明国的学习氛围空前高涨。
就连一些年过半百的老农也开始捧着书本,一字一句地学习起来。
看到这一幕,薛承乾心中甚是欣慰。
明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印刷术的推广,如同春雨般滋润着明国的每一寸土地。
百姓们对知识的渴望,远超薛承乾的想象。
原本冷清的私塾,如今门庭若市。
甚至一些老妪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前来旁听。
一日,薛承乾微服私访,来到一处热闹的街市。
他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正捧着一本破旧的识字课本,摇头晃脑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
薛承乾心中一动,走上前去,问道:
“小家伙,你识字?”
小乞丐抬起头,一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求知的光芒:
“回老爷,小的正在学。俺娘说,识字就能过上好日子。”
薛承乾摸了摸小乞丐的头,心中感慨万千,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章完